情商(EQ),最早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·梅耶(新罕布什尔大学)和彼得·萨洛维(耶鲁大学)于1990年首先提出,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。1995年,由时任《纽约时报》的科学记者丹尼尔·戈尔曼出版了
《情商: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》
一书,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。因此,丹尼尔·戈尔曼被誉为“情商之父”。
丹尼尔·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(P.Salovery)的观点,认为情绪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:
了解自我: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,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,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,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,只有认识自己,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。
自我管理:调控自己的情绪,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,即能调控自己。
自我激励: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,调动、指挥情绪的能力,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,重新出发。
识别他人的情绪: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、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,即认知他人的情绪,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,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。
处理人际关系: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。
为什么呢?最大的原因,乃在于EQ的不同!一个人若没有情绪智慧,不懂得提高情绪自制力、自我驱使力,也没有同情心和热忧的毅力,就可能是个“EQ低能儿”。
通过本测试,您将对自己的EQ有更多了解,同时本网也将针对您EQ的提高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参考策略,帮助您认知和提升自己的EQ。